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1年04月05日
按日期查阅

细雨润物

棉兰:阿理
  

 初秋的雪梨,近日常下雨,偶有倾盆大雨,但更多时,都是毛毛细雨。临窗看雨,雨丝时而与风共舞,斜斜地落下,沾得花草树叶片片发亮。家里的小人儿,有了雨衣雨靴,好盼望下雨,让他们的雨具有用武之地。就算这种细雨,出门也非得穿上雨衣,神气地走进了雨中,抬高了头,把嘴巴张大,相互分享雨水的味道。
  走在纷飞的毛毛雨中,让雨丝轻柔地落在脸上,顿觉满心清凉,欢欣愉悦。
  这天清晨,细雨绵绵,送小人儿到学校,坐在车中听着的音乐,看着滴在车窗上的雨点们,在斜斜地沿著玻璃窗滑下,有些像调皮的小孩,撞了下停着的同伴,彼此乐乎乎地一起往下滑。街道上行人,有安之若素的,也有连跑带走的。那两人共伞或雨中牵手漫步的男女,皆为这雨天谱著乐章。自己的思绪,亦如草地上奔驰的小马驹。
  在这种雨天,总会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今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被称为诗圣的杜甫,“志深笔长”,具有现代人说的大爱,写出来的诗,情感感人肺腑。比起他其他的诗,这首诗有他少见的欣悦之情。他写春天及时的雨,夜间细细无声地滋润万物。
  有学者认为,读他的诗,因为有“大我”在,所以规模宏阔,能量无穷。对“诗圣”这两字,他确是当之无愧。
  我最喜欢这句“润物细无声”。在我们身边,有不少淡泊名利,默默工作,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们;有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的教育工作者,那可不正是杜甫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雨”吗?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