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9月10日
按日期查阅
雅加达:许志

黄鹤楼和仙人的故事

——聊天文学(九)

  黄鹤楼注定和仙人有着不解的缘分。
  前几天,一群白衣天使结伴登上黄鹤楼,放眼欣赏大武汉的美景,尽情享受战胜大瘟疫后重返正常生活的快乐!“天使”就是仙人。一大群医疗人员,白衣天使们,在大年初一,合家团圆的时刻,他们却告别家人,逆向而行,赶赴灾区武汉,参加抗疫的阻击战。当他们完成任务的时候,又匆匆忙忙离开,没有来得及好好地看一看,他们曾经不顾个人安危,为之战斗过的地方,英雄而且美丽的大武汉。
  武汉人很懂得感恩。他们热情地接待重游故地的白衣战士们,让他们登上了“天下绝景”的黄鹤楼,自古以来各路神仙都要到此一游的黄鹤楼。
  小时候,我的家乡有位著名的中医,叫陈明堂。我的老爸总是称他“明堂仙”,后来我才明白,原来老百姓总是喜欢把济世救人的医者、好人当成仙人。
  仙鹤,仙鹤,中国人总是把鹤和仙当作一回事儿,将之联系在一起。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吳国,位于武昌蛇山,又名黄鹤山。传说仙人子安,乘黄鹤经过此地。又传说费祎在此驾鹤登仙。黄鹤楼下临大江,气象万千,从三国到南北朝,黄鹤楼已经很出名。到了唐代,名声更加显赫,成为历代名人墨客、良朋至交聚游宴送之胜地。
  唐代诗人崔颢曾在黄鹤楼题诗曰: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人在前四句,引用典故传说,极其浪漫地,把我们带入了与世无争的美好仙境,眺眼望去,是晴川阁和鸚鹉洲那样美丽的景色胜地,夕阳西下,不禁让诗人引发了无尽的乡愁。
  后来,诗仙李白游黄鹤楼時,正想咏诗,忽然发现崔颢就有诗在此,顿时放弃题诗的念头,叹道: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从此以后,一千几百年间,没有人敢以黄鹤楼为题咏诗。直到1927年春,一个注定将要成仙的人,毛泽东,登上黄鹤楼,挥笔写下了著名的诗篇《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当时,毛泽东34岁,他从工作中预感到国共合作要出大问题。但是,他所崇拜的人,当时的总书记陈独秀却不愿意理解他。许多人也不愿耐心听一个带有浓重湖南口音的年轻人细心的分析!毛泽东受到排挤。可想而知,毛泽东当时的心情一定是非常郁闷的。
  有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年轻的毛泽东知识渊博,诗文造诣很高。他善用典故,借用诗词挑战“权威”!好啊,李白,你不敢题诗吗?我敢!毛泽东竟然大胆地在黄鹤楼上赋诗!
  崔颢登楼远眺时,只是赞赏晴川阁历历可数的汉阳树和芳草茂盛的鹦鹉洲,固然那都是众所周知的名胜,但毕竟没有大气魄。而毛泽东大手笔,一开头就着眼赞叹气势浩大的的长江在祖国的中原奔流,沉甸甸的京汉、粤汉铁路,宛如一条线穿过了大江南北。(当时还没有武汉长江大桥,两段铁路还没有連接。毛泽东用了一个“穿”字,太妙了!突显其用字的功力。)烟雾一般的细雨,一片迷茫,无边无际。龟山在江北,蛇山在江南,夾江对峙,似乎要把长江锁住一样。看!毛泽东登楼远眺時的冲动和气派!相比之下,崔颢就显得遜色许多啰!
  那个美丽传说中的仙人和黄鹤跑到哪里去了?这里就只剩下游人名楼了!毛泽东诗中是呼应崔颢诗中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诗句,其实,涵意大有不同。当前让毛泽东感到郁闷的是,大革命的大好形势不见了,一些有革命理想的人,他心目中的仙人,到哪里去了?这里却只剩下像我一样的“游”人啦!
  毛泽东不善喝酒,而李白却是出名的“酒仙”。“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都是李白在诗中自认酷愛喝酒的告白!既然典故中有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毛泽东就索性借李白喝酒時的豪气,他不喝,而是把酒洒向巨浪滔滔的大江!真也是豪气十足!顿时感觉到,革命到底的心潮澎湃,随着巨浪逐渐高涨,高涨!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今天重温《菩萨蛮·黄鹤楼》,觉得越读越有味道,心情舒畅极了!
  联想到成千上万的白衣天使,人间活神仙,拼着性命,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想到全国万众一心,守望相助,遂能成大业,並且取得辉煌的成绩!为人类、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此刻,进入后疫情的時代,我们还将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変局”,或者将是惊涛骇浪,或者有暴风骤雨,甚至是地动山摇,许多难于想象的情和事,将会发生,在所难免。
  想到这里,朋友,我想问你:你准备好了吗?你感觉到“心潮逐浪高”吧?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