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8月24日
按日期查阅

原来如此

棉兰:晓杨

  在读初中时期喜欢结交笔友,不管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联系了好一些。通过香港《好儿童》刊物就结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汶莱、泰国、香港、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笔友。大家书信交流,交换明信片,风景照片,收集邮票等等。《好儿童》月刊也有征文投稿园地,我曾经在投稿园地里写过一篇文章和画过一幅画。也顺便写信给主编薇姐姐,为我带转交一封信给新加坡杨应淞文友,当时他经常投稿,是园地里的著名小作家。因为大家都还是初中的学生,所写的文稿都是生活随笔、杂感、学校和家庭生活及郊游方面的内容。杨应淞收到的来信实在太多了,他无法每一位都回复,就把我的信转给他另外的一位同学柯建成与我通信,建成喜欢集邮、摄影,我们就成了笔友,经常通信交换邮票,虽然没有直接与杨应淞通信,偶尔我也会在信里问候这位“媒人”,间接地彼此都互相关心。
  1980年9月1日,我第一次带母亲出国赴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旅游,先联系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笔友们,当时是用书信通知。第一次搭飞机,有如乡下佬进城,碰上云层飞机会摇摆上下震动,感觉还有点晕,虽然只是一水之隔,一个小时十分钟航班就降落在巴也里巴机场,移民厅出关后要认领行李,四处东张西望不知道是要哪一处认领。机场地勤服务员过来问我们是什么航班的,我回答是新航。地勤服务员说,我们这里是新加坡,国家航空公司就是新航,您是从哪个城市飞来的呀?哦!棉兰,SQ240号航班,你看第三号转盘写着SQ240,您过去那边等待就会看到您的行李了。
  通过笔友推荐,我们下榻在私人住宅区的排屋,屋主人教我们步行越过对面小山丘过去就是汤申路130号巴士车站了,可以直接搭到黄金戏院门口下车,到了那里也可以再转车去想要去的方向。我联系了好几位笔友都是在黄金戏院门口见面,然后去了新加坡旅游景点,裕廊飞禽公园、圣淘沙珊瑚馆、蜡像馆、红灯码头、裕华园、星河园、新加坡河,那乌黑浑浊的黑水河上有许多木舟人力摇撸舯舡,这些人力摇撸舯舡就是从大铁货轮转运送货物接驳上岸的水上交通工具。
  刚好碰上农历中秋节,柯建成就带我在中秋佳节拜访了杨应淞文友,他父母亲和弟弟杨应钦都热情欢迎到访。杨叔叔杨阿姨奉茶端出月饼,请我吃潮州口味月饼,叔叔阿姨浓重的潮汕方言口音,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1982年赴港台与苏北文友一同先路过新加坡停留一个夜晚,接驳翌日航班再续航飞往香港,航空公司安排下榻嘉宾酒店,靠近樟宜机场。我试试在宾馆前台拨个电话联系柯建成,因为我不懂得如何告诉地址,就要求前台服务员代说了。建成问我和谁一道过来,我回答与另外一位朋友,不过明天我就续航飞香港啦,建成回答今晚他们会过来聊天,我们就在宾馆房间里等候。门铃响了,柯建成约了杨应淞和另外一位他们的同学林荣商驾车带他们过来。
  我们都互相介绍认识一下,怎么是男生呀?。他们三位一直相觑在笑,好像内有玄机,杨应淞终于笑着问我:刚才电话上说出地址的那位女生是谁呀?我回答说是前台的女服务生呀,怎么啦?三位立刻捧腹大笑,哈哈哈!刚才建成电话跟我们说,你与另外一位女同伴明天要去香港和台湾,路过新加坡,肯定是旅行结婚去度蜜月的,所以,我们好奇就特地过来想看新娘子的呀,谁知道你是与一位男文友过来呢!他搞错了,哈哈哈哈!
  原来如此,建成推测得也不够周全,因为懂得这里的环境地址的当然是本新加坡居民,如果我旅行结婚她也是外地人,又如何会很详细说出这里的地址呢?建成自以为是,就闹了一场笑话。记得在嘉宾酒店杨应淞还说他父母亲一直问候我,怎么中秋节到了不见你印尼笔友过来新加坡玩了呢?想不到现在你就来了。
  如今事隔已经 38 年了,凭着记忆写出当时的真实幽默故事。苏北文友迄今我们还保持联系,他都当爷爷了。不晓得柯建成、杨应淞和林荣商近况如何?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