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7月29日
按日期查阅

方方不圆

霖柏

  印华作协寒暄阁群里传来一篇“撕裂:25 位学者对《方方日记》的论争”,开头写着:“在每个人都深陷其中的新冠疫情危机中,一个作家的记录引发如此持久的撕裂,其本质到底是什么?”,文中对方方的看法,皆有支持与反对。
  《方方日记》在疫情的发展中,议论纷纷,支持者多数是站在言论自由的角度来挺她,希望这种风气能维持下去,除了肯定她的文学部份,对政治的拿捏和写实问题,只隐约提到。有些支持者把反对者“粗暴”地上纲上线,扣上“极左”帽子。今时今日,总不能再拿左、右的扣帽来“杀人灭口”吧?应该有理说理,有实话实!个人认为,不需把方方逼到墙角,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再听其言,观其行。
  我也仔细读了《方方日记》,私下感觉方方是对政府处理疫情发表了许多不满的说法。以我个人看法,写作要顾全大局,对社会才有交代,负面或敏感的地方尽量用婉转的手笔论述,避免尴尬与激怒。在印尼,对族群与宗教的话题,绝不能畅谈欲言,这不是所谓言论自由,因为我们得考虑旁人的感受和权益,更要考虑到社会和谐与稳定。今与鲁迅时代亦然不同,在和谐社会,顾全大局才是写作者的智慧。
  医务工作者及维持秩序的保安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应该给予正面的肯定,敬佩他们的敬业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需把负面的事故刻意放大,看不到光明,如同泼冷水,欠缺公道。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说,“它不会是一般的纪实文学交流,它一定会被国际政治捕捉到。很有可能的是,在未来的风浪中,中国人民,包括那些曾经支持了方方的人,将用我们多那么一分的利益损 失 来 为 方 方 在 西 方 的 成 名 埋单。”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殡仪馆一地手机的照片,大家在质疑这件事,编造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千万人的奋斗与牺牲,14亿人的隔离与努力,换来了方方的荣华富贵。……不要事实,不要全面,不要中国人的英勇。只要方方的日记。这是血馒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彭永捷说,“人们支持方方日记并不是同意和欣赏日记本身所有的内容,而是珍视并试图守卫我们这个国家经历过惨痛磨难、惨痛教训之后,而使我们逐渐成为正常国家的那些点滴进步。”
  方方于2016年发布一本非常争议性的书《软埋》,因涉及否定当年的土地改革,为地主阶级说法,虽然她强调是“客观记录历史真相”,其书最后还是被下架。
  当一切沉淀后,方方日记更像美国疫情,却也没比美国更糟糕,更让世人觉得,中国做得非常好,值得学习!
  方方至今也没被整被罚,体现中国政府越来越自信,无杀伤力的不实际言论,总有水落石出之时。总之,言论自由还是要有底线的,也不能只专注文学而忽略了政治,造成不良的影响。
  疫情弥漫世界之际,中国抗疫取得的好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包括医务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工作,民众的自律,牺牲与成全,上下齐心合力克服困难,这才是战胜病毒的要诀。
  2020年06月06日于棉兰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