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7月18日
按日期查阅

龙象还须“共舞”

韩胜宝

  最近一段时间,中印“龙象共舞”遇到屏障。究其原因,除了外部因素,主要有三:一是“舞台”牢固不够,中印之间缺乏互信,依旧存在猜忌和分歧;二是“舞曲”和谐不够,频频发出不服输、不服气、不服软的声音;三是“舞者”管控不够,在“舞池”里时常摩擦踩脚,“龙象”岂能美妙共舞?
  然而,不管“龙象共舞”遇到多少屏障,中印还须“共舞”下去。
  印度传统文化中大象是神圣的,是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而龙是中国汉族的民族图腾,蕴含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代表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中国龙,印度象,一个是翱翔九天的王,一个是威震大地的主。“龙象共舞”是中印友好与合作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理念,也是这两个占世界人口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大国,对亚洲与世界和平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龙象共舞”越过喜马拉雅山脉高高的舞台顶端,在古老的亚洲大地上,舞出了两个古老却又平和的印度文明和华夏文明,吸引了全世界“舞迷”的眼球。
  “龙象共舞”舞出了亚洲新世纪:21世纪,中印关系迎来了快速发展的20年,作为同是“金砖国家”,中印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面临新的机遇,对于全球新兴市场的开发和世界和平发展都非同反响。
  “龙象共舞”舞出了合作共赢新辉煌:本世纪以来,世界上仅有的两个10亿人口级别的大国,贸易额由不足30亿美元增长到近千亿美元,增长约32倍;前年增长超过20%,增速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位居前列。
  “龙象共舞”舞出了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成就:人口约占世界五分之二的全球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造福两国,惠及亚洲有益世界,近28亿人口从贫困走向富强。
  中印还须“共舞”,双方必须理性克服对合作所构成的障碍。
  首先要把“舞台”筑牢。虽然中印恩怨交织很深,在中印两国历史上曾有过边界冲突,至今也仍存在悬而未决的边界争端,但是,中印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都有璀璨绚丽的历史文化,交流互鉴绵延至今。中印这两大巨人是一对天然的伙伴而非敌人,中印两个大国对抗,对双方都不利。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是孙子提出的用兵作战的指导原则。孙子十三篇,几乎篇篇讲“利”,可见孙子“合于利而动”的原则,在其兵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明的将帅要善于“趋利避害”,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局部利益,而且要着眼于长远的全部利益。“龙象共舞”有着广阔的舞台,合作潜力和空间巨大。按照中印的体量,不论哪国迅速崛起,都会改变世界格局。而“龙象共舞”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能为亚洲和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其次,要把“舞曲”定准。“龙象共舞”是中印两国共同的选择和承诺。中印之间在经济上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而更多是互补关系,中印之间更应理性抓住合作机遇。事实证明,合作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因此,把“舞曲”定准十分重要,而其音符无疑是“和谐”。
  中国古代兵书《孙子兵法》与印度古书《薄伽梵歌》,先后变成了哈佛等商学院的必修课,并成为欧美大企业总裁及高管的必读秘笈。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东方智慧必然的融合,是中印两个东方文明古国交汇融通,曾创造了世界上最灿烂文明的结晶。孙子的哲学思想启迪中印双方,简单的竞争绝非最高境界,竞争的最高境界是和平合作,和谐共赢。而《薄伽梵歌》倡导心态平和,可以平衡中印关系。
  第三,要把“舞者”管控。目前,中印“龙象共舞”失控,又演变成“龙象之争”,并且日趋白热化,超过三年前的洞朗对峙。印度总理莫迪不仅授权印军可以开枪,而且亲临中印边境敏感地区视察,并一直在增兵。
  在冷兵器时代的印度,攻城的利器是箭,撞开城门的先锋则是大象,印度战象是重要的兵种,能给敌人带来极大的恐慌。如今不是冷兵器时代,也不是冷战时代。历史迈进了现代高新技术的信息时代,象征着蛮力的马耳斯战神正在退出历史舞台,闪亮登场的是代表智慧的东方武圣孙武子和西方女神雅典娜。
  《孙子兵法·九地》中说:“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中印关系风风雨雨70年,已经证明必将继续证明,互利才能合作,合作才能共赢。中印双方面搁置领土争议,尽可能做好危机管控;另一方面,通过经贸合作的“热”来对冲掉地缘政治的“冷”,塑造一个继续有利于中印合作双赢的的战略态势。
  中印龙象不但可以共舞,而且必将继续共舞。2500多年前就诞生了释迦牟尼的印度与2500多年前就诞生孔子、老子和孙子的中国,有足够的智慧不被西方误导、利用和干扰而牵着鼻子走。(作者原为中国新闻工作者,现居新加坡。)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