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7月15日
按日期查阅

掩盖刘铭传功绩,台湾当局奉日本人为“铁路之父”

廖省:余凡

  民间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揭示了铁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初期就憧憬、草拟的国内纵横铁路网和海港大码头,当新中国建立后,在几代政府和建设者的努力下,终于在神州大地完美、超额实现了。
  新冠疫情在全国人民努力下,防控形势取得稳定。3月21日,停运约两个月的首趟中欧班列从义乌开行,带着各国急需的医疗防护物资奔向欧洲。在荧屏上看到那200多集装箱、蜿蜒约两公里的“钢铁巨龙”破雾疾驰,让海内外华人感到无比自豪、振奋!
  中铁集团透露,中欧班列6月份开行1169列,再创历史新高。国铁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保障国际合作防疫物资运输,全力承接转移货源,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实施“数字口岸”;推动铁路国际联运实现数据共享。
  改革开放40年,中国高铁先进方案拉近了时空的距离,成为沟通世界各国文明和友谊的“桥梁”。2015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其中高铁达2万公里,超过世界高铁营业里程的一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国CRH380AL新高铁时速达到486公里的世界铁路速度,并在东北建成了全年温差达80摄氏度的耐寒高铁线路。
  中国铁路迅速成长,奇迹背后充满了艰辛。40年前,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只有5.17万公里,平均时速仅40公里,截至2017年底,铁路里程已达12.7万公里。每一次成长,每一次进步,都彰显了中国铁路人的坚韧与使命。每一公里铁路里程的增长,都是心血与汗水,梦想与期待的努力。世界第一,是实干出来的,是先辈“铁路人”的嘱托和期盼!
  说到“铁路人”,人们总会想起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首位铁路之父”的詹天佑先生。詹先生祖籍徽州婺源,1861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1岁就远渡重洋赴美国学习西方科技,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留美学生之一;17岁考取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27岁开始,詹天佑投身于中国铁路建设事业,曾主持过京张、川汉、粤汉等早期铁路的建设,振奋了中国民族精神。他一生维护民族权益,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开拓,被给予“为振兴中华而拳拳奋斗的民族志士”荣誉称号。
  我们这一代的印尼前华校生,很多都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的中学课本有讲述詹天佑先生的文章,介绍这位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中国近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史上的先驱,包括他所发明用于火车车厢之间的“天佑钩”;让我们牢记、崇敬这位中国的“铁路之父”。
  最近,媒体及网络上盛传,有民众发现,刚开幕的“台湾博物馆铁道部园区”介绍:“台湾铁路之父”是1906年的“台湾总督府铁道部长”长谷川谨介。台湾“中时电子报”称,国民党籍前立委蔡正元12日发文讽刺:“‘台独’政权不拜日本人,要怎么过日子?要怎么活下去?”作家张方远也在脸书批评民进党当局的行为是在“捏造历史”。
  根据好几种史料记载,刘铭传于1885年(光绪十一年)出任台湾防务大臣及建省后的首任巡抚。1887年,刘铭传奏请成立了“全台铁路商务总局”,聘请英国人马迪逊(H.C. Matheson)与德国人白克(Becker)统筹兴建铁路,包括台北往鸡笼(改名基隆),台北经竹堑往台南两条路线;1891年,鸡笼(基隆)至竹堑通车。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清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1906年,长谷川谨介出任“台湾总督府铁道部部长”。距1891年刘铭传兴建鸡笼(基隆)至竹堑铁路通车已过了15年。
  刘铭传富于爱国热情,有远见胆略。其任内在基隆港英勇抗击法国侵略者,激战数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1894年,当清政府与日本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兵戎相向时,本想再让刘铭传出山,但他因中风偏瘫,不能重上战场。得知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惨败后,气愤不已,以至病情加重,不久便病逝。而台湾全省以及已建好的铁路都拱手让给日本了。
  倘若刘铭传泉下有知,如今的民进党当局竟将“台湾铁路之父”的荣誉归于侵略者的日本人名下,必将大骂:“不肖子孙!”台湾《风传媒》报道,作家张方远12日在脸书发文,刘铭传所建设从基隆到台北,延伸到新竹的铁路,全长100公里。台湾学者刘进庆曾评价刘铭传克服难题完成台湾铁路建设事业,是中国近代产业经营史上的一大创举。
  对于台北当局将长谷川捧为“台湾铁路之父”一事,有网友在脸书留言称,“‘台独’分子舔日,把先人的努力化为乌有。”有人批评当局“数典忘祖”,也有网友表示,“小心下一代的教育,不可认倭贼为父!”问题是“反中者”的脸皮已练就“金钟罩”。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