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7月11日
按日期查阅

疫情下英伦的真实生活

静好(英国)

  宅家日记Day 105今天开始英国的酒吧、饭店、电影院、理发店,所有商店可以重新开张(除了菜斯特城市外),但室内游泳池,健身房及推拿按摩护理等还没允许开。
  我们上午去市中心,今天下午先生的大女儿会来看我们,她喜欢吃我炒的蛋炒面,所以决定去买一口新炒锅,为她炒一份美味的鸡蛋炒面。
  来到市中心,因为今天阴天,时而下小雨,所以即使是星期六,来市区的人并不多。路过一家理发店,我原以为理发店第一天开张,必定会有很多人排队理发。但我发现该理发店(男士理发店)外并没有排队的客户,透过玻璃窗注意到理发员(男性、戴口罩)正在为一位坐在椅子上的男士(没戴口罩)理发,另有两位男性顾客坐在墙边的沙发上等待。
  我也留意到即使英国执行禁足令三个多月了,每次我们去超市购物,或者近两次来市区,并未见任何男性头发过长或者零乱不堪的,也许是他们的家人帮他们理发了,或者他们自己理的。
  本想打电话告诉儿子,今天理发店开门了,要他去理发的。后来想了一下,还是学英国家长的,放手,少操心,子女自己的事让他们自己决定。
  路过一个咖啡馆,室外的桌子旁,坐满了人,他们边喝咖啡边聊天,他们坐的距离非常近,我担心这样近距离接触是否会再次引爆新冠肺炎。先生以前也喜欢到咖啡店去喝咖啡、或者在下午的时候去喝下午茶。我对先生说:在近两年内,注意一点,尽量不到外面去喝咖啡和下午茶,先生回复说:“好。”
  我们来到M&S超市,外面没有排队的人,我们径直进入,进了门,见有一男士站在玻璃门后值勤,告知进入的客户需用免洗清洁液清洁双手。我们按规定清洁双手后,进入里面,发现里面购物的人很少,工作人员多于客户,她们三三两两在聊天,有的把面罩掀起,根本没有遮住囗鼻,没起到防护作用。
  我们先去二楼厨房用具区,挑选了一上好的不粘锅炒锅,然后下到一楼,到保健用品区看看。
  因为英国的推拿按摩还没允许开张,先生不能去做按摩,想自己买各种按摩器在自家按摩。当我们走到保健按摩产品柜时,立马迎上来一位满脸笑容的中年女性服务员,热情地问:“需要帮忙吗?”先生回答说:“我们只是看看。”女服务员看我们盯着按摩器看,她马上介绍各款按摩器的好处,并指着一款脚部按摩器说:“这款正在促销,销售很好,顾客反映不错。”经不住她的有力推销,先生买了她推荐的这款脚部按摩器。
  当我们路过化妆品柜时,里面的两位女性服务员,因为以前我们常去买,都认识了,她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要我们去看看她们的新款化妆品。我忙笑着回答:“家里的化妆品还有很多,暂时不需要、下次再看。“忙拿着先生快步离开。
  先生的大女儿KATIE在下午两点左右到达我们家,这是她自去年圣诞节以来第一次来看我们,她送我一棒鲜花,给先生一瓶红酒,然后对她父亲说:“对不起,父亲节没为你买礼物,想要什么,我帮你去买。”先生说:“谢谢,什么都有,什么都不需要,有时间回来看看就可以了。”
  先生在和他女儿闲聊,我去厨房为他们泡茶,准备下午茶。
  为了迎接先生女儿的到来,我没能参加今天下午欧华新移民作家协会的的第一次会员网络会议。在此特感谢会长梦娜女士的邀清和提议让我在会上发言,但因先生女儿要回家,不敢怠慢,故只能婉拒了梦娜会长的热情邀请,请梦娜姐理解和谅解。
  在先生和她女儿的闲谈中,Katie得知先生买了一个新按摩器,于是决定这个按摩器当做她和妹妹送给先生父亲节的礼物,她和妹妹一人付一半的钱。盛情难却,先生只好同意了。
  先生的小女儿今天没有同她姐姐一起来看先生,因为英国政府规定:暂时只允许两个家庭的人员相聚。她妹妹改期再来看望先生。
  先生的大女儿是素食主义者,不吃肉类,但吃鸡蛋。每次她来,我尽量不煮任何肉类,只煮素菜,我们陪她一起吃素。今晚我准备了鸡蛋蘑菇炒面,清炒土豆丝、凉拌黄瓜、清炒佛瓜,油淋辣椒、还有一个酸辣白菜。餐后甜品是:冰糖樱桃,樱桃是自己树上摘的。
  Katie很喜欢吃我煮的中国餐,她说我煮的与外面中餐馆煮的不同。我说:“外面中餐馆是经过改良的,为迎合西方人口味的中餐,我们自家煮的是没改良的正宗湘菜。”
  katie说她更喜欢我煮的湘菜,我谢谢了她,并对她说:喜欢吃就常回家来吃。她笑着说:“好啊,我也想多回来看看,但工作忙,有时抽不出空。“
  我忙说:“理解,我们都是过来人。”
  吃过晚饭后不久,Katie就要回去,她说今晚还有朋友约好了去酒吧喝酒。今天是酒吧重新开张的第一天,喜欢酒吧文化的英国人,三个多月没去酒吧,今晚第一天重新开张,肯定会爆满,我唯有祈祷人们都会遵守社交距离,小心谨慎,不再因为人员聚集而再次爆发新冠肺炎病毒吧。
  送走了Katie,收拾好厨房,我给儿子打电话,忍不住告诉他理发店重新开张了,要他去理发。儿子说他知道,今天他们小镇的几个理发店都排长龙等待理发,他不去凑热闹,过一段时间等理发店不太忙时再去理发。
  虽然来英国二十多年了,虽口里常常说要向英国父母学习,学会放手,少管儿女们的事;但我内心还是中国人,还是不能像英国家长那样潇洒,还是喜欢多与儿子交流,希望多了解他的生活,也适当地给他一点建议与关心。
  虽然改变了国籍,但我心还是中国心,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不能轻易说改就能改的,优秀的文化仍需继承并发扬光大、传承下去的。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