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7月09日
按日期查阅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今年以来主要在东盟

  【本报综合讯】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近日谈到,今年1-5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4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0.4% ,占 同 期 总 额 的15.5%,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尼、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泰国、阿联酋和孟加拉等国,即前十位中有七个东盟国家。
  中国与东盟比邻而居,当前双方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互为重要的投资合作伙伴。东盟成员国包括10个国家,即: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对话合作机制之一,2001年理事会成立。
  许宁宁谈到,双方1991年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003年上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近七年以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合作水平逐年提升,合作程度日益紧密,融合发展相得益彰。其中,近20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及其升级,相互开放市场推动了双方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的快速增长。
  许宁宁近30年里一直为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事业忙碌着。在中国—东盟自贸协定谈判刚刚启动的2002年,他应邀做中国—东盟商务报告十几场;在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前的九个月时间里,许宁宁应邀到了31个城市调研考察、商务咨询、宣讲自贸区。
  许宁宁评价道,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互补性强、空间广、潜力大;自1991年建立对话伙伴关系近30年的创新务实合作为当前及今后合作已构建了良好基础;双方增进合作彰显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地区意义和世界意义;双方合作已呈现出全面深入、紧密活跃的发展态势,实现更大的互利共赢需要双方进一步共同努力。
  危机让中国—东盟关系更加紧密。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相继召开,在分别发布的会议《联合声明》中强调,共同致力于保持贸易投资市场开放,恢复经济增长,互联互通,打造更具韧性、更可持续、更不易受冲击的供应链,保持区域内外供应链畅通。5月29日发布了《中国—东盟经贸部长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加强自贸合作的联合声明》;6月4日发布了《东盟与中日韩(10+3)经贸部长关于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影响的联合声明》。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