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0年06月09日 第2020-06-09期 >> 第B4版:综合/哀謝
按日期查阅

给春雨唱支悦耳的歌

——读听雪女子《听,春雨淅淅沥沥》

  多年前读博友许秀杰老师的《穿梭札记》,爱不释手,她将自己迷失在唐诗宋词的情景和感受写得那样真实和迷人,迄今难忘;今读听雪老师的《听,春雨淅淅沥沥》也摩挲再三,感觉这就是目前我暂时能读到的最新的写春雨最美的美文了!最后只好复制起来,便于我写评前多读几次。我是宁缺勿滥的人,点评就得认真,与其忙碌而应酬几句,宁愿评语缺席。
  写雨,名家已经不乏名篇,如余光中和余秋雨,都有美文问世。听雪老师不拍珠玉在前,依然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春雨礼赞”。2300来字,谋篇布局,很见苦心。本来依照内容和题意,这篇《听,春雨淅淅沥沥》,也可以分成《情结春雨》和《春雨江南》两篇短文,计算了字数,前者1200字,后者1100字,正好居半。但听雪老师一定感到分开来未免各自失之于短,思路一旦开启,就如瀑布一泻而下,情愫犹如春雨缠缠绵绵,无法遏制,于是干脆写在一起,也衔接得密密缝而了无痕迹,增加了气度和跌宕变化。
  文中是以第二个“春雨淅淅沥沥”连接起前后两大部分的,既然春雨淅淅沥沥,一直下个不停,坐在家里听春雨,思维就开始飞越时间和空间,作者第一次的“春雨淅淅沥沥”,安排了两大部分,之前写四个季节的雨给人不同的感受,冬雨的阴冷、秋雨的萧杀,夏雨的暴泻,都远不如春雨的滋润、矜持和金贵;文章用了“淘汰法”“递减法”,才让她的“真命天子”出现,凸显了听雪对春雨的情有独钟。写小时候的农村,对春雨的盼望,对春雨的感恩,这一部分泥土气息很重。“春雨淅淅沥沥”的后半部分,展开了想象的两翼,开始天马行空,一连三个“我想象着”三段排比句,写出了春雨下“土壤的蠕动,麦苗的拔节,花开的畅意……”,并逐段生动形象地描绘和抒情,真是活泼优美,情动魂魄,文字充满了美丽春天和乡村的气息。
  这前半段,以严谨的谋篇和结构的紧密,写尽了春雨令听雪老师为什么喜爱和偏心,为什么春雨那么好,那么值得她书写和抒情,本来,文章写到此也可以完成其完整的使命了。
  但似乎还未尽兴。
  第二个也以“春雨淅淅沥沥”起段,相对于前半段——时间的“飞越”(写一年四季、想象中的春雨内容都可以视为时间),开始过度到“空间的飞越”(杭州、江南)。也许,在作者看来,春雨唯有在江南才能达致其美之极致。赏春雨得到江南,“天地间才碰撞出无与伦比的诗情画意”。于是,最美的约会开始,名字叫“春雨江南”。
  一路读下来,美文也渐入佳境了。
  也许听雪老师生来就是为写此类抒情美文而来到这世界的,其表现大家风范,也是全文最精彩的经典片段,就在“大清早”到“忍不住莞尔”这两个自然中。这里,写活了春雨和西湖、春雨和江南那种如胶似漆的关系。这两段,让我读到了久违的美好文字,也感觉到了久违的老舍、朱自清、余光中等名家们散文特征的流风余韵,仔细咀嚼,也能品味出宋李清照词中那种疑似重复、却胜重复词句的无穷微妙;听雪老师娴熟汉语修辞的多种手段,发挥和巧妙、灵活地运用、拿捏了方形字的排比句式、长短句组合、先抑后扬等等技巧,让我们感受到汉文字的微妙。先是回忆在杭州感受到春雨不打伞、任春雨滋润的舒爽,欣赏春雨下杭州的山、水、花和女子,尽显了杭州的秀气、中国文字之美;第二段由“江南好”导入,范围扩大到整个江南,依然是诗、词、文、歌、园,请读“乃至于,到了,分不清,到底是山好水好人好文好诗好歌好园子好……还是,都好?反正,好山好水,江南占了一半;好诗好文,江南占了一半”“ 江南的美好,有一半,是因了春雨的功劳”,这样的长短句配合,全文就大大活泼起来,活脱脱地让作者的亲切和读者拉近了距离。听雪老师这样重视语言文字且掌握得那么好,太令人惊喜了。听雪老师说过:“反复修改,我相信,美的语言是锤炼出来的”,本篇无例外,一定精修细改多次吧。
  《春雨淅淅沥沥》潇洒而抒情,大气兼活泼,内容接地气,富有浓郁的乡野泥土气息,构成一幅吟咏、讴歌春雨神州、春雨江南的诗意图画;全文写得文气很足,以结构架构的结实和浪漫灵性的思路飞越,把握了时间和空间两种维度,将春雨之好、春雨之美、春雨的渊源流长,写到充分,写到极致;文字富于变化,抒情而活泼,文采斑斓,情、景、思三合一。思想性、艺术性和文字个性都水乳交融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是我近期读到的罕见美文。值得阅读和学习。2020年4月3日·4日 东瑞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