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0年05月15日 第2020-05-15期 >> 第B7版:华社新闻
本版文章列表
按日期查阅

慢养孩子,静等花开

——开明三语学校中文教学探索路
中国驻泗水总领事顾景奇先生莅临开明
开明三语学校外景
中国传统经典三字经表演
开明部分教师庆祝老师生日
师生在泳池嬉戏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关心开明三语学校建设与发展的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以及开明学校老一辈恩师。
  位于印尼泗水东部的开明三语学校创建于2017年5月,她的前身是上世纪在泗水颇有名望的开明中小学。
  上世纪六十年代,印尼泗水开明中小学师生教学相长,欢聚一堂,在开明中小学欢乐学习,茁壮成长。后来虽然因政治大背景学校被迫关闭,但那一段开明同学情却随着时光流转愈久弥新。
  开明中小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开明子弟,半个世纪后,他们有的成长为商界翘楚,有的成为社会精英,他们有个共同的心愿,重建母校,了平生开明子弟缘,奉献开明子弟情。
  经过多年的酝酿与准备,开明人的建校梦终于在2017年5月好梦成真。开明校友紧紧凝聚在张兆恩先生周围,排除万难将开明三语学校创建成功。
  1、开明校董深厚的中文情结
  开明校友是一群真正的黑头发黄皮肤炎黄子孙,他们虽然离开祖籍国年代久远,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没能在祖籍国生活过,但他们对中文、对祖籍国有着深入骨髓的情感,对中文在印尼国土的传承与发展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
  开明三语学校校董张兆恩先生更是一个中国通。这位祖籍广东广会的华贤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华语,而且将自己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张兆恩先生多次前往中国参观访问,所到之处得到社会各界热忱接待与欢迎。
  为更好地汲取中国办学经验,张先生携夫人陈淑莲多次到中国广州参观幼教机构和小学校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开明三语学校的中文教学献计献策,寻找宽阔路径。
  在中国广东,张兆恩先生看到某小学校园的环境布置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张先生很赞同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当场选择好的内容拍照,传送回来,让开明三语学校的老师学习并作参考。由此为契机,开明三语学校展开了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思考,中华儒家文化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就此在校园里铺陈开来。
  开明校董非常注重学校的中文教学和发展,把中文当作学校的发展根基,注重学校优秀中文教师的聘请以及年轻中文教师的培养,因为他们深知,有好教师才能促进学校快速发展。校董们也特别关心学生的中文学习情况,时常到学校考察学生的中文学习效果和进程,以旁观者清的领导和长辈身份提出中肯的教育改进建议和意见。
  在校董们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开明三语学校中文教学以最快的速度走上正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2、因地制宜选取《千岛娃娃》
  中国人把上学称之为“念书”,顾名思义,上学念书一定要有书可念,以书为依据。不能今天想一出明天想一出,想一出是一出。无论采用怎样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材始终是不可颠覆的依据。假如连教材都没有,连书都没有,这书还怎么念?
  所以,选择教材是首要关键。
  印尼的教育体系不同于中国,印尼的教育体系比较有灵活性,不像中国那样整齐划一。中国的教材是国家根据不同省份统一编订的,大家步调一致遵照教学,不用费心。印尼则不同,他们有比较丰富的教育体系,欧美的、台湾的、新加坡的、印尼本土的,不一而足。家长可根据将来孩子的发展规划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学校,不同的学校采用的教材也不一样。比如,注重英文教育的学校会有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材,注重印尼本土文化教育的学校也会有属于自己的教材。
  那么,开明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中文教材呢?
  开明三语学校在创建之初完全按照蒙台梭利教学法,中文部跟随蒙台梭利教育主题,靠老师自己根据主题拓展中文教学内容。校董们及时发现这样的教育路径不适合中文的教育与发展,明确要求群策群力寻找适合开明三语学校的中文教材。
  经过多方考察,先选定由中国国侨办专门为海外青少年编写的中文教材《幼儿汉语》。这套教材由中国教育界顶尖教育专家编写而成,教材内容丰富、活泼,寓教于乐,实用性、操作性、教学性并存,可以当之无愧为一套最棒的海外华文教材。
  但是,这套教材在中国,由于印尼对于书籍的海运有诸多规定,使得这套教材不能大批量到达印尼。假如用电子版在印尼复印,造价又很高,而且极不方便。大家只好忍痛割爱。正当一筹莫展时,印尼本土教材《千岛娃娃》映入大家眼帘。
  《千岛娃娃》是一套出自印尼本土,由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督印发行的汉语教材,分幼小、幼中、幼大三套,每套十册。
  这套教材从幼儿生活入手,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儿歌、生活场景等为教育主线索,将中文教育内容循序渐进的展开。这套教材给人乍一看,显得有些零散,但通过实践教学,发现这套教材零散中有主线,教育中有乐趣,深得孩子们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得心应手。
  《千岛娃娃》在开明三语学校铺展开后,中文部的教育教学有了纲领,可以做到有的放矢。教师教学有目标,学生学习有内容,教育考量有依据。教学实践证明,由东爪哇华文教育统筹机构督印发行的《千岛娃娃》是一套适合印尼本土幼儿学习的中文教材,是属于印尼孩子自己的教材,为《千岛娃娃》点赞。
  3、因材施教培植幼苗
  学生的能力有大有小,基本上呈常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能力的充分发挥也有早有晚,有的人才早熟也有的大器晚成。能力的结构也有差异,有的长于想象,有的长于记忆;等等。故我们应根据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而教。“因材施教”与“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授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客观地存在着相互适应。教师“因材施教”,学生也应“因教而学”,择其善从之,不善而改之;还应允许学生“因材择学”,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特殊情况进行自由的发展。三者结合,既重视教师的“教”,又重视学生的“学”,使之达到和谐统一。
  注重孩子年龄特点
  幼儿的每一个年龄段都有其特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其年龄段经验来进行教育。所以,幼儿的年龄是教育者的依据,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特点,应该对照相应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
  开明三语学校,在中文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PG1、PG2、K1、K2、小学这几个不同年龄段进行中文教材的分类教学,而且不同年龄段设置的教学时间也各不相同。唱游班的孩子每周只设两节中文课,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分别从少到多将学习时间慢慢增加。
  另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比如唱游班孩子的中文教学方法一定和大班孩子不同。唱游班孩子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他们学中文用很枯燥死板的方法肯定是不行的,没有效果的。对唱游班的孩子教学,一定要多用图片、音乐、肢体语言,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充分利用他们有效的注意时间,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在给唱游班孩子进行中文教学时,教师常常需要站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将自己变成孩子,和孩子们玩在一起,游戏在一起,在玩中、游戏中完成学习。但对大班孩子就完全不一样,大班孩子虽然也需要老师运用多种形式教学,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长,可以增加比较枯燥的指读、背诵等内容,通过有效奖励的途径激励他们学习。
  总之,教孩子们学中文一定要有些招数,有招数,孩子们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得有兴趣。等他们真正对中文建立了兴趣,就会从老师家长要他学中文变成他自己要学。
  开明三语学校K2的学生通过在开明两年多的学习,基本建立了中文学习兴趣。不仅非常喜欢上中文课,而且疫情期间在家也在老师指引下学中文学得热火朝天。《千岛娃娃》幼儿大班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也比较深,但是K2的孩子们没有老师在身边,只通过老师的视频教学在家就把课文读得很流畅。他们常常将自己读课文的音频发给大家欣赏,请老师纠正,再接再厉。这就是学习兴趣浓厚的结果,孩子自己要学、乐学,这是学中文的最好势头和最高境界。
  充分运用孩子音乐律动天性
  音乐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了。从孩子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孩子就生活在音乐的世界里。孩子最早能听懂的声音就是通过音乐传递的。一首活泼动听的歌曲往往就是一首首好的儿歌、诗歌,在音乐活动中,孩子的语言得到发展和锻炼。
  音乐和音乐律动不仅对孩子学习中文有促进,在成人世界里也有所体现。很多外国人说中文可能说得并不是很好,但他们唱中文歌曲却常常唱得很好很标准。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开明三语学校中文部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运用音乐和音乐律动对孩子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一首中文儿歌,如果只是老师枯燥地一遍遍带领孩子朗诵,孩子们不会很感兴趣。因为不感兴趣,所以注意力肯定不会很集中,学习效果就不好。如果将这首中文儿歌编成歌曲,再加上律动表演,孩子们就会很爱学,且学得很快。
  比如“小白兔白又白”那首中文儿歌,就因为被编成好听的歌曲,加上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可爱形象,深得印尼孩子的喜爱,他们几乎不用重复几遍就能掌握,而且说得很标准。
  无论是哪个年级段的孩子,在学中文时,如果老师能把枯燥的教学内容编成朗朗上口的音乐段子,再加上动作表演,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小孩子喜欢音乐律动,大孩子也喜欢,很多成人也喜欢音乐律动学中文这种教学形式。
  尤其是在学中国古诗时,如果不加音乐律动,那将会很枯燥很无味。有了音乐,加了律动,孩子们立刻来了兴趣。比如古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对于孩子来说很难懂的古诗,如果只是教孩子一遍又一遍背诵,那真是很艰苦的事。但是,如果找来这首诗的相关音乐,跟孩子们一起设计每句诗的肢体动作,带孩子们一边朗诵诗一边做动作,孩子们就会记得很快,而且朗诵时随着自己的肢体语言而表达出古诗中的情感。枯燥的古诗不再枯燥,在激越的音乐中,在有力的律动中显得那么完美可爱。
  多说多练多亲近
  语言学习离不开说。说,是语言学习的重要路径,如果不注重说,那么无论考试成绩多么好,也只能是“哑巴外语”。语”不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游刃有余地在现实场景中运用。怎样才能在现实场景中游刃有余地说?只有多练多说。
  因此,中文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时要坚持说中文,不要以英文、印尼文代替。开明三语学校一直要求中文教师无论课内课外都坚持跟学生说中文,不准说其他语言。所以,在开明三语学校校园里,会经常听到学生跟老师用或流畅或生疏的中文问候、聊天。
  开明三语学校有来自中国的中文外派教师,很多人有疑问,来自中国的老师在课堂中需不需要用英文或者印尼文,如果不用英文、印尼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会不会有障碍?通过教育实践证明,全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中文的学习和吸收。
  这个过程会很有趣,比如,新入学的孩子他一点不懂中文,刚刚进入班集体,他听不懂中文老师的指令,但是一个月后,他自然而然就都明白了。真的很神奇!老师并没有刻意教他,他只是在跟老师和同学耳濡目染的说与练中不知不觉就懂了,会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跟着老师多说多练呢?毫无疑问就是要求老师成为一名学生愿意亲近的老师。中国教育领域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和老师亲近了,才能愿意跟从老师学习。对于年纪小的学生,这一点尤为重要。由此可知,多说、多练、多亲近,是中文教师教授中文、印尼孩子学习中文的不二法宝。
  4、德业永存辉煌可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师生难忘的泗水开明中小学校到今天宛若泗水东部明珠的开明三语学校,几代开明人凝聚的教育梦正在实现,开明三语学校契合着祖籍国大中华的富强,正走在复兴之路上,不久的将来就会迎来期盼已久的辉煌。以校董张兆恩先生为核心的、为开明三语学校殚精竭虑、倾心付出的开明华贤将在华文教育领域写下华彩的篇章,留下坚毅伟岸的身影。
  教育事业是一份功德无量的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一同期盼,期盼开明这颗教育明珠,重放光明,日夜闪亮! 图文/开明三语学校中文部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