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2月29日
按日期查阅
林松风

春回榄仁渡

  六荣伯坐在大榄仁树下长石椅上,呼哩咕噜从竹杆烟斗吸着草烟,之后张开嘴巴让烟雾慢慢溢出,他拎起杯子,呷一口浓绿茶。
  他发觉,几天前还很赤黄的榄仁叶,今天竟已变得枣红红,且不住落下。红叶铺满地上,飘落水面,随水波流去。
  从北方吹来的风越来越凶,刮在人脸上,又冷又疼。虽然,午晌时分,热烘烘的太阳还挂在中天,阳光晒得暖暖的。
  “快要过年了,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十,时间过得真快啊!”六荣伯自言自语说:“大家将会陆续回来了。”
  60余岁的六荣伯家在河对岸榕树村。参加过抗战,1975 年和平复员返回老家,娶了一个曾当过小学教员的女子,并接上他老爸的活儿─ ─摆船接送往来榕树村和这边市镇的人们。转来转去,一瞬间30多年。如今,他唯一女 儿 嫁 到 镇 上 ,几 年前,有了两个孩儿,生活尚算不错,家里开个杂货店。
  几年前,六荣伯把多少年积蓄下来的一份钱从银行提出来,把旧船卖掉,新置了一条比较大的木船,更装上船机,干起活来舒服轻松多了,且较安全。
  榕树村原来是一个由上流流下的泥土渐渐堆积而成的一个小岛,经许多年代,岛上聚居百多户人家,300 多人口,这小岛唯一优点就是有丰富水源,且从井里泵上来的水质很好。岛上也有电源供应,从陆地输送过来。
  除了那棵伫立在河边小神庙左旁那已有百多年的老榕树,榕树村并没有什么榕树。岛上遍植椰树,椰果及椰叶是人们主要的收入。另外有一部分岛民出海打鱼,只是他们有的只属低功率的小渔船,适于近海捞捕而已。近几年,年青的纷纷跑到大城 市 做 小 生 意 ,打 工去,人们生活有显著改善,新的瓦房子处处可见,不过人口外流,整个榕树村冷清清。除了大年纪与小孩子,年轻人已不多。
  岛 上 只 有 一 所 小学 ,学 生 们 升 上 初 中时,大家要往镇上学。
  学生过河,六荣伯是分钱不收的。30 多年,数不清有多少孩子每天乘他渡船往返于大榄仁树渡口。这些孩子们,许多已为人父母,有的为人师长,有人成国家干部,有人在商场显达……。他们心中永远不会忘记六荣伯─ ─这位和蔼可亲,每天载送他们,不管日晒、风雨的船夫。许多人会带一点小礼物送给他,乐得六荣伯笑呵呵,满心幸福、快乐。当然,六荣伯不可能认识他们。这些一批又一批的娃儿,他能捕捉的却是那些天真的,无忧无愁的嬉 笑 ,吱 吱 喳 喳 的 喧闹!
  唉,六荣伯有点惆怅,摇摇头,孩子们一代一代长大,他渐渐老去 。 岁 月 啊 ,岁 月 不老,人自老!
  摇着渡船,每天早上从晨曦时分至深夜10 点,船儿往返四五十趟。除了大风大雨,天气恶劣及洪涝高涨的危险 ,渡 船 才 停 摆 。 另外,每年中部总迎来10几场台风来袭,这个小地方也会受影响,幸而都只受风尾而已,但渡船不开,这些时候,许多干活都暂停,尤其学校。
  农 历 年 底 至 新 年正月这段时光,榄仁渡口最为热闹:许多出远地做生意,打工或读书的岛民会陆续返回家乡 。 六 荣 伯 需 要“ 加班”,早晨直至午夜才休息。看着大大小小,有新有旧的归人,六荣伯总很高兴,虽然累一点。
  不过,当人们又陆续离开家乡,远赴那些陌生的城市时,他会难过,怅惘。 榕树村又恢复昔日的冷静,沉郁。
  “明年再见。”他会对背着背囊的村人说。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