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0年02月21日 第2020-02-21期 >> 第A5版:综合新闻
按日期查阅
廖春柳

深深海湾,悠悠楠榜

作者与楠榜作协俱乐部主席朱启刚(右二)黄逢良(右一)及江羡云等文友合影
楠榜博物馆内 图腾象征着楠榜人团结奋斗

  楠榜市地处苏门答腊岛南端,海湾尽览,青山在侧,背依大岛,实为风水之优地。据楠榜客属恳亲社相关资料记载,楠榜原为荒僻之地,开发亦较晩。距今百余年前始有闽侨人士的足迹,后广肇人亦抵此。在清朝咸丰和同治时期,客家人(籍贯多为广东梅州地区)逐渐至楠榜生活。当地福建籍华人黄逢良先生向笔者介绍道,1883年,楠榜地区火山爆发,引起海啸,波及今楠榜市区等地。后华人以坚苦耐劳、顽强拼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建设新家园,与友族人士一同努力,使楠榜成为欣欣向荣之地。
  笔者抵楠榜时恰逢雨季,毛毛细雨描绘初见的朦胧,也是一种美好。印华作协楠榜文友俱乐部主席朱启刚先生、黄逢良先生、秘书江羡云女士等人带领笔者参观了楠榜客属恳亲社、福建会馆、万德院、大兴庙等地,所到之处,楠榜文友们无不详尽解说,力求尽善尽美,细致体贴的态度使笔者有如归家般亲切,不禁忆起文苗先生在万隆时向高鹰先生和洪念娟女士言:“我们就是她(笔者)在印尼的亲戚!”
  印华作协楠榜文友俱乐部副主席姚秀兰女士为人和蔼、亲切,总虚心向作为晚辈的笔者请教华文写作的问题,阅笔者文章,不解处查字典求明。其认真踏实的态度实令人动容,吾感慨不已!老一辈的印尼华人对华文有着无法动摇的执着,而这份执着却始终感动不了部分华人子弟!诚然,历史原因及环境因素是栽培华人子弟学习华文的沙漠。黄逢良先生深爱着自己的民族,坚持着中华民族气节,以己之力教授儿女中文,其长女、次女皆因华文成绩优异而获资助至中国北京留学。
  黄先生曾对笔者言:“语言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如果华人不能够讲华语,那中华文化就会在这里断了!任何文化都是一样。”笔者感同身受,数十次到访印尼,探寻旧时华人移民踪迹,了解当今华人生活状况,每一次的所见所感都难忘至极,只因华人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血脉情。
  作为一名中华人,笔者痛心于华裔同胞不谙华语,不解华文!盼牢记,唯有学通、学懂华文,方能使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代代相传!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有义务和责任传播、发扬中华文化。旧时华侨华人立誓:“我们可以穷,但是不能穷教育!”今日华人有建树者众,何以理由逃避、漠视华文教育问题?他朝日,赴黄泉,脸目全无见先祖!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