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1月21日
按日期查阅

以笔为戈的战士——郭德怀

作者: 欧阳春梅 (Myra Sidharta)
郭德怀图片来源 tridharma.or.id:

  1886年,郭德怀在茂物出生,并在土生华人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背景下长大。期间,中国对待华侨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藐视转变为极力笼络。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华侨当中有些人富可敌国,他们有可能会到中国投资,而其他团体的领导人,如孙中山(孙逸仙)医生,则希望能在华人的帮助下推翻清政府。
  这种全新的态度,加上荷印殖民政府打压华人的政策,令华侨愈加清醒,更加心系中国。他们开始净化他们的风俗习惯。由于已经与印尼和荷兰文化水乳交融,华侨的风俗习惯已经混杂了太多的外国元素。为此,华人领袖们于1900年成立了中华会馆(Tiong Hoa Hwe Koan,简称THHK)。
  中华会馆是第一个华人现代组织,特别希望通过使用普通话作为媒介语和开设中华文化课程来提高教育质量。这两件事至关重要,尤其是因为殖民政府没有为非荷兰籍的孩子提供充足的教育设施。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家庭教师都无法提供高品质的教育,而缺乏上进心的孩子是不可能拥有渊博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
  郭德怀切身体会到了教育体制的局限性。他入读一间以福建话为媒介语的学校,却因无法听懂老师所教学的内容而经常旷课。后来,他去店里帮父亲售卖纺织品。少年时期,他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兜售纺织品。由于华人家庭希望儿子能光宗耀祖,很重视男孩子的教育,所以郭德怀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他跟一位荷兰妇女学习荷兰语,跟一位印度人学习英语,这两个人都是茂物中华会馆学校的老师。郭德怀喜欢这样的安排,因为他可以继续帮父亲售卖纺织品。此外,他还能够阅读这两种外语的书籍。通神学(Teosofi)是当时印尼风行一时的信仰流派,通神学会在巴达维亚(Batavia)设有分部。郭德怀的荷兰语教师就是通神学会的成员。在她的影响下,他阅读了许多通神学的书籍。此外,他还向英语老师借阅英国文学书籍,如查尔斯·狄更斯、莎士比亚和著名诗人拜伦的作品。他醉心于阅读,常常悄悄地躲在商店后面的箱子里看书。这样的话,他就不会被父亲差遣干这干那而受到干扰了。
  几年后,郭德怀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立志要从事写作,并将外文书籍翻译为马来语。这样的话,其他人,特别是那些没有机会学习外语的人,也能看懂这些书籍。广泛阅读的爱好开阔了他的视野,以至于他能够写出各式各样题材的作品。他翻译了许多著名诗人的作品,写了许多有关宗教和通神学的书籍。
  1919年,郭德怀创作了他的第一部作品——六幕喜剧《冒牌真主》(Allah jang Pal
soe)。此后,他出版了许多作品。据克劳婷·苏尔梦(Claudine Salmon)的统计,郭德怀总共写了115册书,这个数字还不包括刊登在他人或他自己报纸杂志中的文章。郭德怀的确曾经在一些报社和杂志社做过记者。一 开始,他担任茂物《和报》(Ho Po) 和《理报》(Li Po)的编辑,后来成为巴达维亚《新报》(Sin Po)的编辑。1926 年,他创办了《全景》(Panorama)杂志。他在这本杂志里发表的政治主张经常会引发其他杂志主编的异议。结果,郭德怀经常与他们唇枪舌战,有几次甚至因为文章而被告上法庭。那个时候,报纸与报纸之间的纷争时有发生,而记者与编辑见面就针锋相对的场景也并不少见。 待续(148)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