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环球快报 2020年01月07日
按日期查阅

情牵南洋

——娘惹与峇峇
  

棉兰 彬赟
  华夏文明是千年堆砌积累的长城,随着骆驼长征跨越西域,郑和宝船海丝路的足迹给南洋群岛诸国留下了哪些雨露丝花,文心花雨?先民借助季候风力离乡背井渡过了南中国海抵达南洋群岛,这里早期都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随着众多华侨南来定居,漂流异乡落地生根发芽。新客们从家乡带来的传统技艺外来及本土的民俗结合碰撞,造就了本地土生华人---娘惹与峇峇族群文化奇葩。
  华侨是革命之母,南洋是推翻满清建国命脉的跳板基地,华侨含着血泪和梦想的传奇故事,艰苦辛酸的历史孕育着民族灿烂的音符,她属于华夏领域,也属于全中华民族范围。东南亚的华裔同胞祖先从明清朝代大量移民过来,陈永载、叶亚来、陈嘉庚、胡文虎、胡文豹、陈六使、张弼士、张榕轩、张耀轩、邱善佑、邱清德等等先贤都是南洋在地永垂青史流芳百世的绅士,对祖籍国建设和当地华社以及当时殖民统治政府都立有大功伟业。
  新客们来南洋开发锡矿拓展橡胶林种植烟叶园,经商者攒了钱回乡成亲生儿育女,再把家眷全都带往南洋来生活,成了华侨第一代移民。当年郑和留在满剌加的随从和本地民族通婚繁衍下一代人就叫娘惹与峇峇族群,他们大多都在殖民政府行政和公务职位当官任职,勤勉奋苦善于理财或者商贾致富,成了当地 名 门 望 族 地 道 的 贵族。他们不懂得说华语,但注重孝道,讲究长幼有序,慎终追远文化习俗和宗 教 信 仰 祭 祀 都 很 传统。他们崇尚西方的现代教育,也恪守中国传统的风俗礼仪。殖民统治时期许多家庭子弟都送往英国留学,风俗习惯混有浓厚的华族色彩和本地马来民族习俗,受英文教育,语言综合了福建方言马来语和英语混合,身教 与 礼 教 代 代 相 传 下去。服装、节庆、家具、菜肴、糕点、民房建筑、娱乐等等和中国原来的有很大的相似而不相同,也融入了西方国家殖民时代和日据时代的一些文化。娘惹贵族少女和中国封建传统足不出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局限在深闺和厨房里做女红厨艺颇为相似,有著名的娘惹菜肴和珠绣拖鞋。
  巴洛克风格的民宅建筑是典型富裕娘惹住家,中国式的门窗楼屋布局,马来式的屋檐,欧洲风格的罗马式梁柱雕饰,长型的两层楼祖屋,后院和侧院组成,大多仿效中国古典传统殿堂建筑方式,楼梯背面是精致木板雕刻,房屋非常宽敞有好几进,里边有一个天井可以容许阳光及雨水进入屋里,最外面的厅堂招待访客,最里面一进放祖先牌位,有大厅、中厅、内厅、天井。木格窗户镶嵌,欧洲风格的玻璃窗花,有的建筑覆盖中式琉璃瓦,墙面绘 制 中 国 传 统 装 饰 图案。中西合璧呈现出多元文化特色。英式走道,奢华神秘。那些厚重的木制家具皆以红木制成,设计融合了中国、英国维多利亚及荷兰风格景致奢华艳雅。有些摆设应用珍珠镶嵌了盛开的樱花、桃花、梅花及各种鸟类栖息树枝,精细的刺绣:八仙过海、葫芦、福禄寿、松鹤延年;牡丹花、蝴蝶、燕子、凤凰、麒麟等图案缂丝;明式家具,楠木雕刻精美花卉图案或镶嵌螺钿珍珠,竹木牙角雕刻器件,方桌、椭圆桌、太师椅、床榻、架子床、多宝格、衣柜,大红幔帐绣花枕头一应俱全。案上的漆器和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摆设非常珍贵。墙上悬挂了大幅中国山水人物画,各种牌匾、条幅、门窗刻满联语箴言古风盎然,言简意赅,字字珠玑。他们远离中国,根植异土,终年铄石流金的气候不同于祖先的生活环境,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屋子里的陶瓷器具则是海峡华人特地向景德镇要求定制进口的娘惹图案造型和颜色,盖罐称“感情”(kamcheng)用来盛放新婚夫妇吃的红白两色汤圆和汤汁甜品(表喜庆和纯洁)的器皿表示恩爱永不分离;还有盖盒和盛放咀嚼槟榔吐出唾液渣滓用的痰盂等等。土生华人受到马来人和其他非华人族群的影响鼎足并立,吸纳本土,在时空漫漫的烟尘中融合成一种风格,交织流动着独特的荧光。玲珑剔透色彩斑斓有花口的娘惹瓷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熠熠生辉的一页辉煌,也寄托了海外华人思乡情怀,顽强地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意韵,记录着华夏的基因和密码。这道南洋独特的彩虹孕育出中华文明与本土马来和欧洲文化的合体,印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人种与文化交流的结晶,是海丝文化的活化石,历史上无法多得的文明奇迹。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洗礼,融合多元文化完美独特的魅力。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在二十一世纪退到舞台边沿,往昔的光辉已步入了时空隧道,诉说着百余年来华人移民的兴衰浮沉。(一)

HUANQIUKUAIBAO - INDONESIA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