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9月23日 第2022-09-23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医学界的华人 (1)

苏迪士纳·希玛万苏里阿迪·古纳万

(Sutisna Himawan Suriadi Gunawan)
柯全寿(KWATJOANSIOE)

  土著医学学校(Schoolvoor Inlandsche Geneeskundigen)创立于1851年,后来更名为土著医生培训学校(School Tot OpleidingVanInlandscheArtsen,简称STOVIA)。起初这所学校不接收华族学子,直至1918年才放宽规定。尽管如此,土著医生培训学校的华人学子依然寥寥无几。1926年只有章文基(Tjiong Boen Kie)和陈子汉(TanTjoeHan)两名华人毕业生。同年,土著医师培训学校关闭,学生被转移到1927年才开办的医学院(GeneeskundigeHogeschool,简称GHS)(Panitia, 1976)。
  另一方面,直到19世纪末,华人仍然依靠郎中的中医传统疗法治病。荷属东印度公司(KongsiDagangHindiaTimur,简称VOC)统治时期创立的华人医院(ChineeschHospitaal)也采用中医传统疗法,来这里治疗的患者不仅有华人,也有印尼土著(Tan,2001)。
  战争前的步伐
  1918年以前,要接受现代医学教育,华人只能到荷兰求学。林月华(LimNjatFa,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N.F.Lim)是首位从荷兰学成归国的华人医生。20世纪初,林月华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行医,他有志改善当地穷苦华人的健康状况,然而,反响并不热烈(Kwa,1936)。随后,他受聘于三宝垄政府。在三宝垄,他沉着应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schCerebro-SpinaalMeningitis)的爆发,并研究一种流行性疾病——细菌性痢疾(PenyakitDisentriBasiler)的治疗方法。1909年他检查了98例痢疾病情并成功分离出痢疾杆菌(志贺氏菌KumanShigella),这与1898年日本人志贺氏(Shiga)[1]的发现相符(Lim,1909)。此外,林月华还积极主动地为土著提供治疗和护理(Kwa,1936)。
  20世纪初,叶鸿俊(Yap HongTjoen)也曾留学荷兰学医。他曾在莱顿(Leiden)当眼科医生,回国后便在万隆创立一家眼科医院,后来这所医院迁址至日惹(Suryadinata,1981)。
  柯全寿(KwaTjoanSioe)和吕炳建(LoePingKian)这两位医生热心关注并积极研究华人居民的健康问题。
  柯全寿(出生于1893年)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后,在阿姆斯特丹的皇家热带学研究院(Royal TropicalInstitute)进修热带病预防医学。对于当时华人极差的健康状况,他深感忧虑。当时华人居民的死亡率是欧洲居民的两倍多,而且其中一半的死亡患者是婴儿。他曾在中央市民医院(Centrale BurgelijkeZiekengui,简称CBZ),即后来的中央公共医院(RumahSakitUmum Pusat),现在的吉多·芒温古苏莫医院(RumahSakitCiptoMangunkusumo,简称RSCM)工作。后来,他开办私人诊所,并于1924年创立了养生院(Jang SengIe)诊所。这家诊所起初主要服务妇女儿童,后来发展成为一家综合医院,也就是现在的胡萨达医院(RumahSakitHusada)。在建立之初,养生院就面向全体居民提供医疗服务,而不仅仅是服务华人群体。柯全寿还撰写了许多研究华人健康问题的文章。他当之无愧是为印尼妇女儿童谋福利的先驱(Tan,2001)。
  1929年,从荷兰的医学院毕业后,吕炳建(LoePingKian)(出生于1902年)在中央市民医院/医学院(CBZ/GHS)和养生院的妇产科工作。当地居民的梅毒(Sifilis)患病率之高令他深感忧虑。于是,在1936至1937年间,他研究了巴达维亚孕妇和婴儿的梅毒病情。他发现华人孕妇的梅毒患病率为7.7%,而印欧混血(Indo-Eropa)孕妇的梅毒患病率为4.1%。梅毒孕妇患者的婴儿死亡率为22%,而正常孕妇的婴儿死亡率只有2%。如果梅毒孕妇患者不接受治疗,其婴儿先天性梅毒的患病率高达15%。因此,吕炳建(LoePing Kian)呼吁所有的孕妇都要做梅毒检查,并提出用萨法散(Salvarsan)(当时还没有青霉素/penisilin)治疗梅毒孕妇患者(Loe, 1936,1937)。
  顺便一提,研究梅毒的华人医生还有万隆的赵标成(TioBi-auwSing)。
  1937年,当林才智(Liem TjayTie)在医学院(GHS)的儿科工作时,他(与苏巴尔诺(Soeparno)和德·哈阿斯(J.H.de Haas)合作研究了巴达维亚还在哺乳期婴儿的体重和身高。他们发现,在婴儿发育的头三个月,印尼土著婴儿、华人婴儿和欧洲婴儿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异。然而,过了这个时期,相比欧洲婴儿,印尼土著婴儿和华人婴儿的发育速度相对比较缓慢(Liem,1937)。
  陈英东(TanEngDhong)在医学院(GHS)的儿科工作时,与苏昆多(Soekonto)和德·哈阿斯(J.H.deHans)合作研究巴达维亚五岁以下幼儿的发育程度。他们发现,印尼土著幼儿和华人幼儿在发育上并没有什么明显差异,而欧洲人(包括印欧混血儿)则发育较快(Tan,1938)。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三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