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第2022-01-17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七十年代后的华人艺术家 (10)

亨德罗·威彦托(HENDRO WIYANTO)
阿帝迪亚·诺凡李(Aditya Novali)

  阿帝迪亚·诺凡李:
  熵定律与印尼空间
  阿 帝 迪 亚·诺 凡 李(Aditya Novali)的近期作品,与城市居住空间的主题有关,而城市的概念则是由大城市里大规模的组屋、公寓或超级建筑的微缩模型来体现。
  我们可以说,阿帝迪亚的作品模糊了物品、设计和艺术之间的界限。他称自己一个系列的作品为“可以旋转的画”或旋转画。观众可以触摸和把玩他的作品,进行新的排列,或创造一个崭新的全景形象。
  阿帝迪亚就读于万隆巴拉扬安岸大学(Universitas Parahyangan)建筑学科,之后在荷兰艾恩德霍芬设计 学 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 Belanda)进修概念设计。在这个领域的造诣,对他作品批判性空间的再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空间游戏,作品中的城市建筑形象和空间充斥着现代性的悖论。冰冷的街道整齐有序,网格线强调着死板的理性,而这些网格线正是他用以刻画现代性的工具。在空间微缩模型里,我们看不到人类的身影,只有挤得满满当当的物品,和透过窗户、栅栏和通风口传出来的居民们的无声回应,如他的作品《房子不是家系列:寂静的尖叫》(2011)。
  “我对狭小的空间有一种奇怪的嗜好,从洋娃娃的房子到经过研究后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的小屋。对于我来说,这既是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如果我们观察阿帝迪亚设计的小空间内部,心头会涌起百般滋味。这些微型空间设计得十分私密,充满了表现力,但同时也充斥着苦涩、伤痛、超现实主义、孤独、思念乃至恐怖的感觉。这些空间的内部,有时我们只看见一堵发光的墙,那是住宅区、公寓楼、高层建筑、街区和其他各种房屋实体的墙。简单来说,那就是一堵隐藏着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外墙,如他的作品《墙:亚洲(非)真 实 房 产 项 目》(2012)。
  在《发现印尼系列》(2011)作品中,阿帝迪亚进一步象征性地阐述了印尼的地理空间信息。他通过一幅颠倒的印尼地图来塑造这个影像,使用蜡烛、水和交相互映的LED灯来表现共和国领土的不稳定性:熔化、漂浮、闪烁不定、越来越微弱或熄灭。策展人吉姆·苏邦卡(Jim Supangkat)写道,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阿帝迪亚实际上是“透过地理看历史”或称“地缘历史”。
  策展人吉姆·苏邦卡写道:
  “在阿帝迪亚·诺凡李眼中,印尼不仅仅是一个国土面积与殖民时期殖民地一样大的后殖民时期共和国,而是曾被称为‘东印度群岛(Indos-nesos)’的努山 达 拉 群 岛(Nusa antara)。在民族学中,东印度群岛指的是生活在亚洲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岛屿上的民族,约有350个族群,但他们的身份和起源不详”(Supangkat, 2011)。
  (原载《华人在印尼民族建设中的角色和贡献(第二册)》。本篇未完待续)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