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2年01月17日 第2022-01-17期 >> 第A5版:印华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唱和诗组背后的故事

万隆:侯斐珍

  唱和诗组原本是数位挚爱古体诗的文坛前辈汇聚的组合,也是组建《硕河桥》文艺园地团队里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许青栽前辈的精心指导、文苗文友不厌其烦的助推、李庭蓁老师的热心鼓励,团队吸纳了更多不同地区志趣相投的文坛前辈和文友。
  犹记得文苗第一次推动我参与唱和诗组时,我感觉是在开我的玩笑,一个全然不懂诗歌文体、不曾触碰过平仄诗的人怎么可能突然间加入文坛前辈相聚的唱和诗组?简直是异想天开!我婉言谢绝。但是文苗斩钉截铁的一句话:“你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让我震惊,让我感动,让我无言以对!仿佛又回到昔日校园里课堂上,遇上学业受挫时老师一句最强有力的鼓励,让学生在彷徨中感到力量,在迷茫中看到方向,让诚惶诚恐的心服下定心丸,再也没有任何理由退缩!我于是像梦游般地踏进了唱和诗组的门槛,还记得学习第一首习作时,在文苗不厌其烦地指导下,我还是云里雾里完成的。看似寥寥四行字,可是要符合平仄押韵,真的好难喲!难怪被称为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诗体,又被誉为是艺术极致的追求。当然,我们还只限于认识其皮毛,探索其哲理的阶段。
  唱和诗组登上《硕河桥》园地时,素未谋面的主编李庭蓁又把我的拙作排列在她之前的位置,再一次令我震惊,那是呵护后学的一颗赤诚之心!那是一个文人何等宽阔的胸襟!我由衷叹服!她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也促成了我后来借机与她联系。
  在尝试“戴着镣铐跳舞”的体验中,在队友们真诚的助推下,我终于像蜗牛爬墙似的爬出了几步,那几步是倾注了指导老师的几许苦心,融合了队友们多少的爱心。不论成绩如何,总是鼓励如潮,不用担心绊倒,不用害怕失误,总会有人扶起,总会有人安慰。你会深深感受到,那不是一般的习作团队,也不是单纯志趣相投的组合,而是情同手足的大家庭,是相互传递正能量的大暖炉。
  唱和诗组里的前辈们多是学富五车、虚怀若谷的长者。他们童心未泯、乐观豁达,诗词书画陶冶情操。偶尔他们突发奇想题诗相互颂赞对方,不为自诩,只为自娱;不为夸耀,只为激励。他们的字典里永远找不到文人相轻的字眼,只有相互勉励,竞相绽放。
  笔名颇有巾帼英气而照片上的人却气质优雅的李庭蓁,可谓是北干一位刚柔并济的大才女,无怪乎领导团队游刃有余、威信十足。她曾经义教华文数十年,默默培育了众多学生,其中有义教了十八年的学生如今进修博士学位。
  有句名言说“孩子是朝着被赞扬的方向前进的”,这支团队正好验证了该名言的涵义,鼓励和尊重对方迈出的每一个脚步,包容和接纳对方的任何一个缺失,放下身段让后来人踩着自己的肩膀上去,让文化薪火代代相传。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