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10月06日 第2021-10-06期 >> 第A6版:印尼论坛/副刊
按日期查阅

谈文说字话读书

巴厘:意如香

  读书,最少要做到博览群书。在时间的长河里披沙链金,读得深入,理解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升华为真正有用的读书心得。
  叶圣陶说;“不读书,就不能成人。”
  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钟晓毅说:“读书要保持心境的自由态,从中才可以阅读现实,阅读社会,阅读人生。读书要读到书中没有的味道…….”
  生命像一条河流,流水无情地冲刷着人生。往昔流逝的,追也追不回,流向前的,却未可知。只有书本,可以把人生的过去和未来留住,读者浏览于书海里,能够解读作者生命的过去和未来。
  社会和人生,更是一部大书。
  读世界名人莎士比亚、鲁迅、海明威、毛泽东等人的传记,他们都有共同点,就在他们年轻时,大多是“书痴”、“书奴”,更是“书虫”。在书海里披沙链金、博览群书,结果在时间的长河里,造就了博学多才的生命旅程,终于成为了影响后世人的伟人。
  书,是要读的。不读书,则语言无味,文章枯燥乏味。
  但读书有二怕:一怕“水浇鸭背”,甲乙丙丁罗列,什么都读,什么都留不住,匆匆过目:“读书读皮,看报看题”。好像无所不通,其实一窍不通,只算“半桶水”。二怕管中窥豹,只见一斑。只读一点书,就自负沾沾自喜,好像腹中尽墨,文盖群儒了。
  有没有“读书种”?文学家的后代很少是文学家`的。
  “祖传中医”——自己不行,十代祖传又如何?
  那些自以为是“读书种”者,看其文章,恰恰是少读书的。写起文章来,缺乏文采,总是板起脸孔训人,心高气傲,徒有虚名,终必讨人嫌。
  要虚下心来多读书,一本“红楼梦”,一卷“论语”,鲁迅系列著作,毛泽东诗词,唐诗宋词,有人一生读几回,百看不厌。人生品味与奥妙,皆在书本中。
  “ 书 中 自 有 黄 金屋”——不是没有道理。
  读书不但要通读,更要精读。好文章多读几遍,好词句默记心中。唐诗宋词更要熟读背诵。“书到用时方恨少”,“莫待白了少年头”。
  “下笔如有神”——就因为“读破万卷书”,灵感来自多读书,来自深入生活,体验人生。香港名作家梅子认为:“年青人应该联系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实际,有目的地读书,应读一点语法、修辞和逻辑;选几本文笔好的作品,背诵其精彩片断,还要勤于写习作。”
  香港作家汉闻更是认为:“事实证明,一个作家的成长与成功,总是离不开读书,离不开探索知识的宝藏。”
  总之,要有一手好文笔,就要狠下苦功,虚心“恶补”勤读书,读经典,读现代,培养文学素养,读懂哲学辩证法、逻辑思维就必更清晰深入,写起文章来,文学推理或论文,势必更具深度与广度,更有文学品味和人生哲理。如若缺乏逻辑思维,文学创作必陷入凭空预想,脱离实际的闭门造车。
  《礼记》曰:“博学之,審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活学活用,精选读好书,避免读死书,明事理,辨是非,则一生受用无穷!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