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际日报 2021年09月01日 第2021-09-01期 >> 第A6版:华文教育
按日期查阅

华人家长谈“中文学习之路”:培养孩子对中文的认同感

  7年前,我和读小学四年级的儿子仁博来到荷兰。因担心仁博忘掉母语,我要求他每周用中文写一篇周记,内容可以是每天在学校里的见闻,也可以是周末外出时见到的风景以及生活体会等,然后我再帮他修改。就这样,他坚持了1年多的中文写作。
  随着学校学习科目的增加,仁博的功课日渐繁重,而我也要工作,之前的安排不得不调整。我意识到,在有限的时间里,不能仅依靠写周记来学习中文。我叮嘱仁博在网上搜索或查询资料时,多使用中文输入,平时读读中文报纸,看一些中国电影和电视剧,这为他巩固中文提供了帮助。
  平时放春假或秋假时,我们一家会到郊外骑车或徒步行走,有时也会与其他的中国同学或朋友聚会。作为父母,我们鼓励孩子们用中文沟通,分享学习的乐趣,讨论生活中的困惑。闲时,我们经常一起包饺子、做中国菜肴,让孩子参与其中,熟悉中国的饮食文化。我家里也有从国内带来的汉语词典、成语大词典等中文书籍,希望仁博在遇到不理解的中文字词时,能主动地从书本或网上去寻找答案。作为家长,我更多的是给儿子鼓励和支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让他在闲暇时自由地选择阅读,在知识的海洋中自在地遨游。
  2016年夏天,我和仁博回国休假。我们俩在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完成了20天的自助游,让他体验了中国各地的风情及文化。同时,为了加深他对国内生活的了解和亲近感,我们乘坐了高铁、旅游车和马车等不同的交通工具。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对孩子来说,亲身经历和用心体会更胜于在家里通过网络或电视进行学习。
  2018年暑假我们再次回国,在深圳参加了一个50多人组成的行知助学公益团队,前往一些偏远的乡村,去帮助那里的贫困儿童。那些乡村孩子不畏艰难掌握知识的态度对儿子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教育。活动结束后,他与我探讨了许多关于中国教育及经济的话题,这也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随后,我们与家人自驾在华南及贵州等地旅行,每天与当地人吃住在一起,在旅行中增长见识。仁博将荷兰的生活与中国的生活习惯、学习方法相对比,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与兴趣。
  2019年,仁博进入荷兰丹华文化教育中心学习中文,他的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6月,儿子参加了汉语水平考试(HSK)六级,并取得了好成绩。
  回望仁博的中文学习之路,我最想说的是,培养孩子对中文的认同感非常重要。
  (王洁 寄自荷兰)

国际日报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1997-2020 by .all rights reserved